金马奖第一届影帝影后是谁?金马奖第一届影帝影后是谁?
不管是大陆还是港台演员们都以能得到这个奖项为荣,在五十多年的历程中,得到金马奖的内地明星有哪些呢?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又有哪些?下面为大家盘点从1962年到2016年,分别有哪些人得过,有些你意想不到的人会出现在名单上。
当然,金马奖获得影帝最多的人是凭借《重庆森林》《无间道》《色戒》三次获奖的梁朝伟,获得影后最多的人是凭借《三个女人的故事》《阮玲玉》《甜蜜蜜》《花样年华》四次获奖的张曼玉。下面为完整名单:
你想不到吧,台湾金马奖第一届影帝是我们内地人,他的名字叫王引。
王引,原名王春元,1911年出生于天津,随父母迁居上海,在上海完成学业。王引年轻时曾学过武术,1929年,王引入上海暨南影片公司当演员,演的第一部电影名字叫《火烧青龙寺》。
后来又拍的电影《海上夺宝》,初入影坛就拍了一些武打片,后来在恩师石东山的建议下,改拍文艺片,此后,王春元改名为王引。
1932年,王引分别加入艺华、新华影业公司做演员,先后主演了《海的怒潮》《都市的罪恶》《女人》等30多部电影。
王引长得不帅气,但他有健壮粗犷的外型,演技在线,成为三十年代独特的硬汉明星,深受广大观众的喜欢。
抗战胜利后,王引开始执导电影,1947年移居香港,创办良好影片公司,执导了电影《蒙难夫人》和《条条大路》。
1947年移居香港,创办良好影片公司,执导电影《蒙难夫人》和《条条大路》。
后来,在邵氏兄弟(香港)影片公司执导过多部电影。如:《玉女私情》《水火鸳鸯》《烟雨蒙蒙》等。
1962年,他主演邵氏公司出品的《手枪》,获台湾第一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。
1977年客串演出影片《手足情深》后,退出影视圈。
1987年回内地上海生活,1988年患病去世,终年77岁。
尤敏,1936年出生于香港戏曲之家,祖籍广东花县毕村。
尤敏幼年时期寄养在澳门的外婆家,6岁上小学时,回到香港父母身边。
尤敏父亲是粤剧名伶白玉堂,从小耳濡目染她喜欢听粤剧唱粤剧。
尤敏从九岁开始,父亲开始带她上台演戏。1951年,尤敏和父亲白玉堂一起参加邵氏公司在南洋片场举办的“南国影人联欢会”。
标签: